知乎者也丨林祥鷺:嵐霧今朝重

南方海島,小滿剛過,一場遠海而來的風,帶著盈溢的雨水,在此候著了。
小滿之滿,滿在雨水之豐盛。海上的夏季風又催得人困倦,徒添幾縷沒由來的疲憊感。巳時,窗外尚且伸進來幾片陽光,午飯過后,豆大的雨滴卻毫無征兆地灑落下。不知何時,島上的云層悄然聚攏,低低地歇在海面,化作輕紗薄霧,纏繞在海山之間。那源源不斷的水汽,簇擁著一場盛大而熱鬧的自然盛會,整個海島都沉浸在這濕潤而靈動的氛圍之中。
嵐霧今朝重,江山此地深。
很少時刻喜歡這樣的潮濕,此時竟覺得像胸中吐出一口長長的氣,化為山海間的云霧繚繞。世間之景,往往妙在難以窺其全貌。虛實相生之間,方能生出無盡韻味。若你未曾領(lǐng)略過五月陰雨中的海島,那便無法真正懂得“嵐島”意境之美;若未真正領(lǐng)悟嵐島之意境,又怎能參透其中蘊含的真意呢?
《說文解字》有云,“嵐,山氣也。”此言不虛,有山亦有風的嵐島,此刻霧氣飄蕩,正在眼前。島如壇,山不高,不足五百米的君山已是最高點,其余有將軍山、南寨山等,石頭居多。這里不見奇峰羅列之壯麗,卻有著君山如蓋的獨特風情??h志中的山川志,將島上每一座小山都悉數(shù)記錄。待到霧氣升騰,繞山而行,那景象之壯觀,仿佛天地間最曼妙的水墨畫卷徐徐展開。
所以,海島之變幻,絕非走馬觀花般的一次游覽所能領(lǐng)略,需要時間的沉淀與研磨。如空白宣紙,等水墨丹青上色般,于島上住上一年半載,方能真正體會四季更迭間所呈現(xiàn)出的奇妙變化。
海天相接之處,山影在云霧的輕拂下時隱時現(xiàn),宛如海市蜃樓般夢幻。古人將其稱之為“嵐氣”,實在是恰如其分。春夏之交,嵐氣往來不定。清晨眺望半山腰處,只見氤氳杳靄,縹緲如仙境,這便是海中一仙境了?!镀教犊h志》中記載的“罌山曉嵐”,所描繪的正是這嵐氣纏繞君山的絕美景觀。霧氣從海面上款款而來,俯瞰之下的麒麟島,逐漸蘇醒,頗有騰云駕霧的氣勢,隨著霧氣漸濃,逐漸隱身于大海之上。唯有兩座大橋的向外延伸,似海上衣帶飄飄,靈動而壯觀。
人生在世,不必事事都追求清晰明了。
霧里看花,朦朧之美,倒叫人灑脫起來。
當白茫茫把世間萬物悉數(shù)掩蓋,才恍然領(lǐng)悟,留白手法不過是老祖宗從天地自然間汲取的奧秘。
五月的海島,萬物生發(fā)都藏匿在嵐氣之中。大量的水汽悄無聲息地滲透進土地石厝的每一寸肌理。向日葵等待天晴,蜀葵在夜色中未眠,相思樹漫山遍野迎風寄信,與花同歌的日子里,誰能說這里不是蓬萊仙境?清代平潭名儒施天章,也曾驚艷于海島變幻,留下這樣的詩作:何處飛來岫一叢,森然直樹浪花中。往來云氣天離合,蕩漾嵐光晝溟蒙。萬壑俯臨誰作障,一聲長嘯欲乘風。游人不信蓬萊島,尚在大江東更東。于是,于仙人井畔,撐起一葉扁舟,向著大海更深處緩緩駛?cè)ァK淮矌С龅陌桌颂幩Τ霭朊字h,人臥船頭,悠悠然自得。那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海上仙山帶來的震撼,有增無減。
仰觀宇宙之浩瀚無垠,俯察萬物之繁盛有致,若不能細細品味每一個平凡的日子,那人生又從何尋覓樂趣呢?
海水微微蕩漾,霧氣如披風卸下,風送走海上故人,一切恢復(fù)如初。人生似大夢一場,不知不覺天色已晚,宜歸,歸矣。
來源:閩東日報·新寧德客戶端
作者:林祥鷺
編輯:陳娥
審核:劉寧芬 林珺
責任編輯:陳娥
(原標題:知乎者也丨林祥鷺:嵐霧今朝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