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寧:大力推進東部新城項目攻堅
近段時間以來,壽寧縣各在建工程踐行“陰天搶干,雨天巧干”工作法,朝著既定目標,鉚足干勁在雨季中追趕工期,為縣域發(fā)展繪就生動圖景。
在壽寧縣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現場,建設者身披雨衣、頭戴安全帽在雨幕中進行雨污水管道作業(yè)。在鰲陽東部蟾溪河段治理(翠微景觀壩)工程項目部,面對雨水對室外作業(yè)的影響,項目團隊將部分工序遷移至室內。同時,嚴格落實安全防護措施,加強對深基坑、腳手架等重點部位的巡查,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“雙在線”,以實干擔當全力跑出項目建設“加速度”,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這兩大工程皆為壽寧東部新城開發(fā)的重點配套工程。這片承載著“小縣大城關”重大戰(zhàn)略布局的土地,因資金籌措等難題,東部二期城市框架遲遲未展新顏。自2024年8月省委第一巡視組進駐巡視以來,東部新城開發(fā)建設指揮部以整改為號角,在攻堅路上留下串串堅實足印。
“我們通過聚焦重點、科學規(guī)劃、主動作為、瞄準節(jié)點、加大投資、序時攻堅等一系列措施,有序推進二期城市開發(fā)。”東部新城開發(fā)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鐘興利介紹,該縣建立了由7名處級領導和10個核心單位組成的跨部門協(xié)同機制,并實施“周推進+月調度”動態(tài)跟蹤機制。聚焦商務服務、商貿物流、康養(yǎng)休閑、文化及旅游服務等主導產業(yè),編制了《壽寧縣東部新城產業(yè)發(fā)展專項規(guī)劃》,明確了5個功能分區(qū)與產業(yè)布局,為新城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數據無聲,卻訴說著奮斗的力量。今年以來,壽寧縣委縣政府為新城建設召開2次部署會、2次專題會,相關領導26次深入現場,讓31個涉及資金、征地等難題得到化解。翠微景觀壩沿湖景觀帶設計方案得到優(yōu)化,316畝用林用地報批在攻堅中加速,“一帶、兩軸、五片”的空間結構構想,正從圖紙變成現實。
項目建設也在穩(wěn)步推進。截至5月20日,新城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已完成投資 15850萬元,占比72.5%,綜合樓基礎工程完成,隧道開挖工程全線貫通。翠微景觀湖項目已完成壩基基礎建設,左右岸壩基砌筑至701米高程。南陽屠宰場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。殯儀館工程項目完成預驗收。壽寧大道(一期)已完成1434.4米,占比90.53%,目前正全力攻堅剩余路段的建設。
雨勢未歇,戰(zhàn)意正濃。在“老城—新區(qū)”一體化的規(guī)劃中,東部新城正以項目為筆,以實干為墨,繪制新時代縣域高質量發(fā)展的壯美畫卷。
來源:閩東日報通訊員 吳蘇梅
編輯:陳娥
審核:藍青 吳明順
責任編輯:陳娥
(原標題:壽寧:大力推進東部新城項目攻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