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“死亡體驗” 木棺中治抑郁
寧德網
新華網消息 韓國出現自殺傾向患者新療法,躺入木棺思考人生。在直面模擬的“臨終時刻”后,假死經歷有助于人們更加珍惜生命。
韓國的自殺率不斷上漲,每天都有多達40人自殺。專家認為韓國過于激烈的競爭環(huán)境是導致人們抑郁、自殺的罪魁禍首。Seoul Hyowon治療中心稱,他們推出的“死亡體驗”療法是消除自殺危機的良方。
治療中心的患者來自社會各界,有糾結于學業(yè)壓力的青少年,有被孤立的年老父母,也有害怕成為家庭經濟負擔的老人們。他們身著白袍,進入一排排的棺材中。每個棺材旁都設有一張小桌,桌上放有紙和筆。患者們需要坐在棺材里,聽前喪葬工作人員、現治療中心負責人鄭永門(Jeong Yong-mun)講一段話。這段話中,他勸解患者們應將困難視為生活的一部分,試著苦中作樂。
而后,患者們需要躺入棺中,合上雙眼,照一張“遺像”。之后,寫下遺囑,或是給親人寫一封告別信,并大聲朗讀。當“死亡”降臨時,工作人員會告訴他們是時候“去另一邊了”。而后點燃蠟燭,韓國的死亡天使就會走進屋來。此時,學生們再次躺入棺中,死亡天使會為每位患者合上雙眼。
之后,工作人員退出房間,患者們將在黑暗中度過10分鐘,體會死后的“虛無”。治療中心鼓勵他們以局外人的角度,用這段時間思考人生。當他們從棺材中出來時,都覺得“煥然一新”、“得到了解脫”。而后,鄭永門再次進屋,告訴他們:“你們已經體會到了死亡的感覺,但是你們還活著,必須奮斗!”
這趟死亡體驗的主旨就是讓患者想想死亡的“附帶傷害”,體會一下終結生命時,他們給親人帶來的痛苦。
棺材療法以前就有。幾年前,一位烏克蘭的棺材匠曾允許人們躺入他制作的舒適棺材中,而我們也是那時候才發(fā)現的。我們還聽說中國沈陽的一家心理診所也利用死亡療法治療心理疾病。大部分接受治療的患者都表示非常輕松,心情也陽光起來。
責任編輯:吳圣錦